談談Camera Rig,我不知道中文怎麼稱呼比較好,大多都稱為「兔籠」或「提籠」,但總覺沒很對味,畢竟不總是非有個籠子不可。
剛好這幾天要借Sony A7S2相機給別人,為了要讓拍攝可以順順拍,有充足的電力與外接螢幕,還有彈性的麥克風配置,心血來潮便粗暴地裝了一下,因為兔籠讓其他相機使用了,就試試沒有兔籠的樣子。
・・・
電力部分

電源部分以F970供電,並同時供電給:
相機,透過FW50假電池
外接螢幕,透過F970假電池,DV7.4輸出
很久以前在拿S2拍片時,我就是這樣供電,倒也沒什麼問題,F970也無法撐得太久,滿電的情況,大約30-40分鐘左右吧,看電池的狀況而定。
相機的下方由兩個長管撐起,後面放電池,一側放麥克風。
麥克風

這是我經常性的麥克風設置,不一定總是裝成這樣,但幾乎都是兩軌不同音源的輸入。我用的是Smallrig 2996 麥克風二合一支架,有一點冷門,我也很少看同行在使用,特別介紹一下。
一邊裝無線麥克風,一邊裝指向性麥克風,這樣的好處是,可以同時收入兩個不同的聲音,如果是訪談就可使用mini mic,然後同時保有環境音,因為我沒有像是Sony的收音提把那樣多軌的輸入,但這個小配件算是蠻輕巧且經濟的做法。還是是拍攝主題而定,若需一定程度後期處理的聲音,我仍是會用錄音器來額外錄製聲音。
這邊裝的是Sennheiser MKE 400跟Rode Wireless Go II ,然後Output給相機的麥克風輸入,分別會是相機音源的L與R,在剪輯軟體時就是CH1與CH2音軌。
對於專業的攝影師可能沒有什麼,因為業務機、大台攝影機大多都是具備兩軌以上輸入的功能,但小型的製作,尤其紀錄、紀實類影像,非常適合這樣的配置。如果對方突然說了什麼預期之外的內容,但又沒有別mic的情況下,至少機頂的Shotgun Mic是有錄到的。
紀錄類的影像佔據我絕大多數的類型:有拍到比什麼都重要,因為很多時候聲音甚至是影片的主角,因為畫面我們都可以補拍,但很多的情緒、話語,錯過幾乎就沒有了。
・・・
突然想到還有一個更絕的接法。
讓Shotgun Mic先餵給Rode Wireless Go II ,然後Go II再給相機其中一軌L,R的話則是另一組Go II ,意思需要用到兩組無線mic的意思,可能有些迂迴。
好處是Go II有自動存擋的功能,可以保持開機時,一直錄製聲音,雖然聲音檔案可能很長,但聲音的容量怎樣都比影片要小非常多,真的有什麼畫面沒有拍到,至少還有聲音,在後期再來撈出聲音片段,看看能不能使用就是了。
・・・
玩相機配件,日常的刻意練習

今天分享這些的目的,並不是要分享什麼特別的拍攝技巧,而是每當我在組裝、配置需要的器材時,那過程彷彿回到小時候玩樂高的樣子,我從幼稚園一直玩到國中,從大塊樂高玩到小塊樂高,還有接馬達、電力控制的樂高等等,某天發現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,似乎跟玩樂高沒有兩樣,而且每次組裝這些配件,發現時間都過很快,像是回到小時候。這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,不知有沒有攝影師也有同感?
我喜歡影像,也喜歡產生影像的工具,我沒辦法只選擇一個。這些工具對我來說,是生財工具,也是玩具,我時不時就會給自己設定一些拍攝環境:像是我如果只有一個人,要怎麼控制兩機?又或是我不需要收音的B-roll 、相機要裝手機同時錄影、有Boom mic的情況下收音又是如何配置…等等,這些情況下我該如何配置我的器材,情境非常的多樣,充滿變化與挑戰,幾乎沒有唯一的解答,過程中像是下棋般,大量練習各種排列組合。
拍攝前我會認真構思我需要的所有器材配置,包含攝影、收音與燈光,我有多少人力可以一同工作,然後才是逐步裝設我需要的器材。我可以只用一套工具去執行我所有的工作,但那樣沒什麼挑戰。所以我會在不同的案子,使用不同的拍攝套裝,甚至是旅行時的拍攝,我也有一套專門的樣式,連器材都要分別準備,充滿各種儀式感。
・・・
我認為每個攝影師都該這麼做。
即使市面上已經有現成的Camera Rig,但自己打造自己的攝影工具,或說是客製化組裝,能在每一次不同的拍攝類型中,發揮最大的彈性,這都要歸因於日常的「把玩」,透過刻意練習來增加自己面對不同情境時的應變方式。這樣的訓練,這也是攝影迷人的地方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