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個紀錄長片的拍攝計畫,剛好這幾天到日本拍攝田徑比賽,因人力精簡,僅能單機拍攝,因此一直思考如何能順暢的移動拍攝,包含走路與搭地鐵的方式。
此行出發前思考好久,不只想精簡設備,同時也希望能有最好的攝錄配置(能力範圍),因此多準備了一個小硬殼箱子,托運的行李箱裡還塞了一台摺疊堆車,前一天到Costco買的,在台灣就一直演練「住家>機場>飯店、飯店>賽場>機場」,托運與不托運的等等不同情況要怎麼配置之類。
出發都算順利,結果上飛機前,竟無意間轉到了箱子上的壓力閥,還手癢直接整個轉緊,就這樣上了飛機。
結果抵達時發現箱子的其中一面整個彎曲,箱體有一定厚度,但卻變得彎彎扁扁的,才發現不小心把防水的旋鈕轉緊了。應該是搭機的氣壓變化,導致箱子被壓縮,趕緊打開旋鈕,瞬間就聽到空氣進出的聲音,好一陣子都還打不開箱子,扳也扳不開,像是真空罐那樣,整個嚇死。好險不久後就打開了,器材安然無恙,這咖的防水性似乎不錯。
這是目前紀錄片拍攝我最近所使用的配置。如果是宣傳片、廣告、或其他的棚內拍攝,就不會是這個配置。
紀錄片最重要的就是快狠準,不是到了地點還可以慢慢悠閒地設置相機:拿出機身、裝上鏡頭、裝上麥克風、裝上電池與記憶卡...
因此,我需要從箱子一拿出來,最短的時間就要可以拍攝,而且要有盡量最好的收音品質。
目前的機身與鏡頭配置可以改成任何的需求,但主要還是槍型麥克風搭配Zoom F3錄音器,能為我帶來穩定可靠的聲音品質,以及額外的一份錄音備份。
到了大阪的田徑場地「洋馬長居體育場」,看到每一位平面攝影師都有自備小椅凳,結果攝影師朋友阿徹說慘了忘了帶了,還好我帶的這咖硬殼箱,剛好讓她可以坐著,就這樣算是拯救了她幾個小時的膝蓋,也算是硬殼箱額外的好處。

#第11回木南道孝紀念路上競技大會

我這次用的攝影硬殼箱子是台灣品牌:Vidafun V15,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大的V26,用了好多年還蠻可靠的,因為我就是不想要買大家都用的Pelican,起初只是因為在高雄的日大潛水有販售,現場有好多大小不同的選擇,一用就愛上了。
如果器材都要這樣攜帶,我還真想買各種不同的箱子。
這款有附背帶,但裝器材後沒有想像中舒適,那重量背起來會死人,還是用拖的最舒服,所以要自行想辦法。
這天大阪下著雨,氣溫變得涼爽,在路上用推車拖著走路,覺得這樣還頗舒適,我想我準備好下一次的出差拍攝了。
Back to Top